<nobr id="4g8rh"></nobr>
    1. fyty8888@163.com

      四季國風:這個世界會好嗎?帶你見證良知的國學書

      作者:
    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
      最后修訂:
      2020-07-30 10:29:29

      摘要:

      正如很多災難電影里展現的,當危機突如其來時,人性良知的火炬才是刺破夜空的力量。

      而人性良知從哪里來?前人已經說得夠多了,在浩如煙海的典籍里。有些是發現,有些是詮解,有些是善的種子,有些是美的希望,有些是苦口婆心的提醒,有些是雷霆萬鈞的誡示。

      可是,無論是記錄著生活智慧的知識,沉淀成古今共識的道理,還是已內化為文化傳統的基因,或因為卷帙的浩瀚而淹沒,或因為復述得太多而麻木,以至于人們總是熟視無睹,塵封在記憶的盲區。

      千淘萬漉,吹沙見金,這樣的工作,只能留給具有大歷史觀的、以傳燈續火自任的人。歌舞升平年代,他們的發現在大多數人看來,只是些晦澀冷清的學問;而當山崩海嘯之時,你才能感受到那深沉的吶喊。

      2020年5月,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即將拉開帷幕,這場兩年一度的大型文化公益盛典,由千年學府岳麓書院、鳳凰網、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,貴州心悠然酒業戰略支持,主題為 “致敬國學,繼承創新,文明互鑒,重建斯文”,希望在這個非常之年,匯聚文化思想精英,激活傳統智慧資源,直面當下危機現實,探尋匡時濟世之方,推動文明之間的正向交流。

      上傳失敗



      本期“四季國風”,小編梳理的是2016年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的國學成果獎與國學傳播獎的獲獎書目。特別推薦給朋友們的,是以下這10本書,不妨先收藏,慢慢看,總有一本適合你。

      【重點推薦】

      1、《蔡志忠典藏國學漫畫系列18冊》

      作者: 蔡志忠

      出版社:廣州出版社

      出版年:2013年5月

      2、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》

      作者:孫機

      出版社:中華書局

      出版年:2014年7月

      3、《論天人之際——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》

      作者:余英時

      出版社:中華書局

      出版年:2014年7月

      4、《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》

      作者:王震中

      出版社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

      出版年:2013年3月

      5、《權力的毛細管作用:清代的思想、學術與心態》

      作者:王汎森

      出版社:北京大學出版社

      出版年:2015年9月

      6、《二十一世紀的儒學》

      作者:杜維明

      出版社:中華書局

      出版年:2014年8月

      7、《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》

      作者:李澤厚

      出版社: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

      出版年:2015年1月

      8、《晚明大變局》

      作者:樊樹志

      出版社:中華書局

      出版年:2015年8月

      9、《舊五代史》

      編者:陳尚君等

      出版社:中華書局

      出版年:2015年8月

      10、《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》

      作者:榮新江

      出版社:北京大學出版社

      出版年:2015年8月

      附: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全部獲獎書目

      一、國學成果獎

      1、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》,孫機,中華書局,2014年7月

      2、《由巫到禮釋禮歸仁》,李澤厚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,2015年1月

      3、《論天人之際——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》,余英時,中華書局,2014年7月

      4、《晚明大變局》,樊樹志,中華書局,2015年8月

      5、《二十一世紀的儒學》,杜維明,中華書局,2014年8月

      6、《杜甫全集校注》,編者:蕭滌非、張忠綱等,人民文學出版社,2014年4月

      7、《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詳考》,孫猛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5年9月

      8、《中國科舉制度通史》,張希清、毛佩琦、李世愉等,上海人民出版社

      9、《關學文庫》,總主編:劉學智、方光華,西北大學出版社,2015年10月

      10、《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》,林慶彰,萬卷樓圖書公司,2013年1月

      11、《古禮足征:禮制文化的考古學研究》,高崇文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6年1月

      12、《秦漢稱謂研究》,王子今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4年3月

      13、《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》,盧盛江,中華書局,2016年3月

      14、《仁學本體論》,陳來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,2014年6月

      15、《公羊學發展史》,黃開國,人民出版社,2013年4月

      16、《舊五代史》,修訂:陳尚君等,中華書局,2015年8月

      17、《周易今古文考證》,陳居淵,商務印書館,2015年6月

      18、《春秋與“漢道”: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》,陳蘇鎮,中華書局,2011年9月

      19、《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》,王震中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3年3月

      20、《權力的毛細管作用:清代的思想、學術與心態》,王汎森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5年9月

      21、《秦漢文學地理與文人分布》,劉躍進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2年3月

      22、《廖平全集》,主編:舒大剛、楊世文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5年4月

      23、《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》,榮新江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5年8月

      24、《甲骨文字編》,整理:李宗焜,中華書局,2012年2月

      25、《周禮正義》點校本,整理:汪少華,中華書局,2015年11月

      26、《漢語變調構詞考辨》,孫玉文,商務印書館,2015年1月

      27、《出土墓志所見中古譜牒研究》,陳爽,學林出版社,2015年7月

      28、《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》,曹峰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5年4月

      29、《商代青銅器銘文研究》,嚴志斌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3年1月

      二 、國學傳播獎·圖書類

      1、《蔡志忠典藏國學漫畫系列18冊》,蔡志忠,廣州出版社,2013年5月。(獲獎)

      2、《細講中國歷史叢書》,主編:李學勤、郭志坤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5年。(入圍)

      3、《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》,陳來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,2015年4月。(入圍)

      4、《中國通史》五卷本,總撰稿:卜憲群,華夏出版社,安徽教育出版社,2017年5月。(入圍)

      5、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》,孫機,中華書局,2014年7月。(入圍)

      6、《我們的中國》,李零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, 2016年6月。(入圍)

      【結語】

      有人說,文化的未來取決于思想的高度。傳統文化留給今人的,不只是一堆不可移動、不再適用的“遺產”,如何解讀它們,如何咀嚼消化,將它們變成直面現實、走向未來的“新能源”,這才是當下我們特別要思考的。下一期,我們將繼續推薦國學好書,歡迎關注!


      97免费碰人妻视频_男人的天堂香蕉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666.av_老司机在线永久免费视频